1985年,中央派人到福州寻找无名烈士家属,一青年说:他是我爷爷

时间:2023-11-24 10:18来自:未知

1985年3月初,在福建省宁德县,一个叫蔡述波的青年男子坐在椅子上,低着头,心事重重,他抬起头,看着墙上挂的一张爷爷的老照片,这也是爷爷唯一的一张照片。

爷爷去世得早,蔡述波从来没有见过他,对爷爷的了解都是来自于父亲蔡作祥,也去世10多年了。蔡作祥生前一直寻找爷爷的下落,但这么多年过去了,也没能找到。

父亲临终前嘱咐,一定要继续寻找,为了让父亲死而无憾,蔡述波在心里暗暗发誓,一定要找到爷爷,但事与愿违,一点线索都没有。

蔡述波在当地一家冷冻厂工作,这两天,工厂里大家聊天的气氛有些热烈,于是问身边的同事:“咱们厂里怎么回事儿?”同事说:“你不知道啊!前两天中央来人了!”

蔡述波十分好奇,心想,咱们不过是一个小厂子,发生了什么大事,竟然惊动了中央。

那个同事接着说:“中央派人来咱们厂里查找烈士家属。好像叫什么蔡威?”

蔡述波心里紧张地怦怦直跳,惊叫起来:“我爷爷就叫蔡威。”

当听说中央派来的人已经走了的消息,蔡述波变得沮丧,但他告诉自己,坚决不能错过寻找爷爷的机会,于是,经过一番打听后得知,这次中央下派的人叫宋侃夫,他怀着急切的心情给宋侃夫写了一封信,说明自己的情况。

信寄出去后,没过几天,蔡述波就等不及了,决定亲自去北京一趟,他带着祖父唯一的那张照片,风尘仆仆地去了北京。

蔡述波一路奔波辗转来到北京,一番打听后,他找到了宋侃夫所在的党史办,从兜里掏出爷爷的照片,递了过去。宋侃夫看到那张熟悉的面孔,不禁想起曾经的往事,眼眶红润起来。

宋侃夫和蔡威曾经是好战友,好兄弟,所以照片中一眼就认出蔡威,慎重起见,他又通知了蔡威生前的其他战友前来认证。

宋侃夫又询问蔡述波一些问题,蔡述波陈述说:“在1927年,爷爷就离开家乡,那时父亲还出生,之后,爷爷给家里写过一封信,那也是最后一封信,从此就失去了联系,解放后,父亲开始寻找爷爷的下落,有一天,遇到早年跟爷爷共事过的同志,得知爷爷在上海,化名为蔡威,从事党的地下活动。”

宋侃夫听后,若有所思,他先将蔡述波安顿好,几日后,蔡威的生前战友王子纲、马文波、胡正先来到宋侃夫这里,看到照片后,他们都确定,照片上的人就是曾经的战友蔡威,但是对于蔡述波是否是蔡威的后代,还存在许多疑问,于是他们将这个情况,向上级做了汇报。

作为蔡威的老战友,尽管天各一方,仍然怀念死去的战友,他们只知道蔡威是福建人,而档案中关于蔡威的记载也非常少,因此无法寻找他的家属,但他的好战友们并没有放弃,依然不断在寻找着。

直到1984年中央下派一部分同志到各省当整党联络员,宋侃夫主动提出去福建,顺便可以继续寻找蔡威烈士的遗属,于是就有了开篇的一幕。

蔡述波的出现,为他们提供了很重要的线索,也引起省、地党史办的重视。

1986年,经过组织的商量后决定,由马文波带领党史办的同志前去宁德进行详细调查。

马文波和蔡威是在1932年在鄂豫皖苏区认识的,他们在一起工作长达四年之久,所以这件事由马文波去办,最合适不过了。

马文波一行人到达宁德后,迅速讨论调查方案,经过四天调查,他们走访了七名知情者,查阅了十多份相关资料,又到蔡家的宅第察看,掌握大量的情况,将调查的情况和蔡威烈士生前述说的情况进行对比,令人振奋人心的是,每一个情况都一一证实,十分吻合。

调查结束后,马文波针对调查的结果写了一份详细的报告,并向上级作了汇报,几日后,马文波、宋侃夫、王子纲等人联名写信,建议为蔡威同志立传,并请政府有关部门为其后代发放烈属证明并给予抚恤。

1986年9月,李先念主席、徐向前元帅和国家民政部的领导都相继作了批示。1985年10月4日,福建省人民政府将蔡威同志追认为革命烈士。

蔡威是什么人物?他有着什么样传奇经历?为国家和人民立下怎样的卓越功绩?他又是怎么牺牲的?

蔡威,原名蔡泽常,1907年出生在福建省宁德县的一个名门望族,家族显赫,父亲蔡祖熙是清末举人,民国初期任福建省参议院,而且还是一位爱国开明人士,舅舅林振翰是一位盐政专家,也是中国第一部世界语教材的翻译者。

蔡威从小家境优越,所以接受良好的教育,六岁读私塾,念了十年,他热爱读书,善于思考,在大人眼里,他就是一个勤奋学习的乖巧孩子,身边的人都称他为“蔡公子”。

但蔡威并没有过着养尊处优的生活,他喜欢爱国诗人陆游,崇拜民族英雄戚继光,他曾对姑母说过:“人长大要正直,要做一个有作为的人。”

1919年,北京五四运动爆发,父亲和一些爱国人士抵制日货,在父亲的影响下,他也跟着大人到大街上的商店里检查,看到洋货就没收,最后集中销毁,此时,在他幼小的心里萌发出了爱国主义思想。

1923年,16岁的蔡威,受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娶了一位医生的女儿薛品香为妻,这场包办婚姻,蔡威极其不情愿,他不想虚度人生,想出去闯一闯,于是独自一人去找远在宁波的舅舅林振翰继续求学。

两年后,他来到上海惠灵英语学校学习,在此期间,蔡威的人生发生巨大的转折,他接触了很多进步人士,阅读很多进步书刊,思想得到飞跃的提升,一年后,蔡威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从此走上了九死一生的革命道路。

1927年1月,蔡威毅然放弃升学的机会,接受党组织的派遣,回家乡福建宁德开展工作。回到宁德后,县党部成立,蔡威任宣传部长,宣传革命思想,扩大党组织力量。

不久后,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中共福州地下党组织遭到破坏,而蔡威不幸被捕,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蔡威意志坚定,毫不畏惧,最后在蔡家人花钱上下打点后,被保释出狱。

出狱后,蔡威的心智成熟了许多,更加坚定革命的信念,怕连累到家人,他没有回家,而是转战上海,寻找党组织,几经周折,终于和党组织取得联系,开始从事党的地下活动。

当时形势处于白色恐怖之中,他的行动格外谨慎,从此化名为蔡威,绝对不能暴露自己的身份,上不告父母,下不告妻儿,和家里断了一切联系。

有一天,在一家酒店门口,蔡威听到不远处有人喊道:“是蔡公子吗?”

听到家乡的口音,令蔡威感到十分亲切,他立刻否认:“你认错人了。”

但那位老乡却一直坚持,认定他就是蔡威,告诉他,他的妻子在家生了一个儿子,听到儿子出生的消息,蔡威强忍内心的激动,对老乡微微一笑,匆匆离开。

几天后,蔡威还是决定给妻子写一封信,字里行间透露出为人父的喜悦,这是蔡威唯一一次给家里写信,收到蔡威的来信后,家人们非常开心,信中并没有说太多关于他当时所从事工作的内容,家人更加对他充满担心,从此又失去联系。

在上海期间,舅舅林振翰在上海有套房子,蔡威一直住在那里,后来舅舅去了四川,房子交由他代管,从此,蔡威将家里的地下室当做党的地下活动场所,经常在这里印传单,印资料,写宣传标语,然后悄悄地送出去,还将舅舅家里的一些财产变卖,资助党组织的活动经费。

1930年秋,蔡威在家里印传单时,因电线短路,发生火灾,火被扑灭后,不料地下室里的大量传单也被发现,导致秘密活动暴露,最后不得不离开,躲在朋友家里。

1931年,在党组织的安排下,蔡威进入上海党中央的特科无线电培训班,主要学习无线电报务技术,在这里认识了宋侃夫,王子纲等同志,在之后的工作中,他们同吃同住,互相关心,彼此帮助,建立了深厚的革命友谊。

1931年11月7日,根据党的指示,在鄂豫皖苏区成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总指挥为徐向前,因为鄂豫皖苏区离党中央比较远,通讯联络非常不方便,只靠交通员一个一个地传递,速度慢且不安全,所以在鄂豫皖苏区和红四方面军急需建立无线电通讯。

根据组织上的安排,蔡威、宋侃夫和王子纲等人前往鄂豫皖苏区新集后,紧急展开电台创建工作。

他们意外发现当地一个村里堆集着大量历次战役中缴获的无线电通讯器材,这些器材在战争中已被破坏,看上去只是一堆破烂,蔡威却高兴地说:“真没想到根据地还有这么多‘宝贝’呢!”

在这堆破烂的机器中,蔡威一个一个挑选可用的器材,一件件地清理,有时连吃饭都顾不上,满脸一块黑一块白,不怕脏不怕累,活生生变成了一个机器修理工。

不久后,红四方面军在战役中缴获了两台完好无损的电台,供我方使用,1932年2月,在蔡威等人的努力下,红四方面军的第一部电台诞生,同志们欢呼雀跃。

蔡威等同志不断地改良电台,举办了鄂豫皖苏区无线电训练班,发展红四方面军的无线电通信工作。此时,马文波参加革命,加入电台工作。在蔡威的辛勤培养下,训练班的学员有30多人,学员们很快掌握了技术,壮大无线电技术队伍,在之后的战斗中发挥着巨大的威力。

1933年,红四方面军主力军进入川北,蔡威废寝忘食,全身心投入到破译密码的工作中。寒冬里,在火盆边取暖,鞋子和裤子被火烧坏了也全然不知,饭菜凉了也不知道热了多少回,老天不负有心人,三个月的时间,蔡威终于发现了敌军密码的规律,成功破译敌军密码,在战役中得到应用。

1933年2月,四川军阀对红四方面军发动“三路围攻”,蔡威和宋侃夫、王子纲通力协作,一鼓作气,破译敌军密码,获取了敌军的作战部署、作战计划、进攻时间、主攻方向等全部信息,最终巧妙布局,合理用兵,以少胜多获得重大的胜利。

为了保证信息畅通无阻,及时沟通,红四方面军决定成立第二电台,由蔡威担任台长,带着马文波等8人跟随红25军第73师行动,10月,蔡威带领二台破译敌军密码,帮助红军在战役中胜利,歼敌6个团,俘虏四千多人。

蒋介石对此大为震惊,不久后又策动四川军阀刘湘召集120个团,20多万兵力,对我军又发起“六路围攻”。

此时,蔡威的二台技术已经日臻成熟,利用侦听和破译的手段,迅速掌握川军的动态,获取敌军的战略部署信息,红军充分做好反围攻部署。

敌军开始提升密码级别,单日双日变换不同的密码,上午和下午的密码也不同,甚是一份电报使用不同的密码,尽管敌军频繁更换密码,但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无论敌军怎么耍花样,蔡威总能很快破译。

我军在战役中对敌情了如指掌,连前方的指挥员都感到震惊,问:“哪里来的这么准确的情报?”

红四方面军政委陈昌浩一脸骄傲地说:“我啊!房间里供奉了一尊‘菩萨’!敌人准备进攻时,这位‘菩萨’就会告诉我。”

后来在表彰大会上,方面军总部给蔡威发放嘉奖时,大家才知道他原来就是那尊‘活菩萨’。

长征胜利后,主席对这支隐藏的部队给予高度的评价:“有了二局,红军长征夜行路上好像打着灯笼,如果没有二局,长征的胜利难以想象。”

之后,毛泽东又在延安接见了这支队伍,说:“你们红四方面军电台的同志辛苦了,有功劳啊!在我们困难的时候,你们提供了情报,使我们顺利地克服了困难。”

在漫漫的长征路上,艰难困苦不言而喻,蔡威作为红军的高级干部,从来没有搞特殊化,对革命事业坚贞不渝,在恶劣的环境下,蔡威还不忘关心自己的战友,看同志的脚受伤,他将自己的马让给受伤的同志,看有的同志营养不良,他将上级‘照顾’他的干粮给生病和体弱的同志,自己则跟着其他同志吃野菜、草根和皮带。

由于连续高度紧张的工作,再加上恶劣的环境,蔡威患上了肠胃炎,之后又染上了严重的伤寒病,这一病再没有起来,在他生命垂危之际,还破译了一份敌军的密码。

1936年9月22日,29岁的蔡威永远的倒下了。

听到蔡威牺牲的噩耗,正在前线指挥作战的总指挥徐向前专程回来,主持了蔡威同志的告别仪式,蔡威将自己的一生献给了革命事业,鞠躬尽瘁,被誉为“无名英雄”。

蔡威牺牲后,什么也没有留下,也没有遗嘱,战友连他的真实姓名都不知道,蔡威生前,听他说过他是福建人,祖上曾在清朝做官。解放后,蔡威生前的战友想方设法找寻他的家人,尽管大海捞针,仍然利用各种机会寻找,并在报纸上登刊纪念文章。

直到1985年,终于找到了蔡威烈士的遗嘱,他的战友们心中的石头算放下了,蔡述波也完成了父亲的遗憾,让他含笑九泉。

1997年10月,宁德市委、市政府召开“纪念蔡威同志诞辰90周年座谈会”,会上决定了迎接蔡威烈士遗骸回家乡。

第二年,当运载蔡威烈士遗骸的专车到达宁德后,上千名群众燃放鞭炮迎接这位“无名英雄”,时隔60年后,英雄终于落叶归根,回到家乡的土地。


参考资料